首页 > 新农网忻州频道 > 正文

偏关杨家岭村共建乡风文明、同谋乡村振兴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18 10:43:47

山西新农网讯)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偏关县天峰坪镇首届杨家岭乡村文化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共建乡风文明、同谋乡村振兴”为主题,弘扬“和、善、爱、孝、礼、德”等传统美德,倡导“乡风文明,从我做起”“人和百业顺,家和万事兴”的文化氛围和文明风尚,引领文化自信,繁荣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为宗旨

农历正月初九,对杨家岭村人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来自各地的村民个个神采飞扬春风满面,村里处处张灯结彩。广场舞跑旱船、扭秧歌等节目吸引了众多乡亲们的眼球,广场被围得水泄不通。刺绣、剪纸、布艺、农特产、地方小吃琳琅满目。

杨家岭村委会主任胡五告诉记者,通过文化扶贫、思想脱贫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同时详细介绍了八大主要做法及成效。

高度重视,思想统一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杨家岭驻村帮扶工作,根据驻村相关文件精神,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包村单位、第一书记与村两委班子一起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同时包村单位信访局7名干部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对一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现了每户贫困户都有1名帮扶责任人的“五个一”包村包户全覆盖。所有驻村干部全部按要求脱产到岗履职,形成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扶贫攻坚强大合力。

立足民生,倾情帮扶

按照贫困村退出总体要求,杨家岭村补齐短板,2016年全力夯实村级基础设施。一是新建自来水蓄水池1口,并配套铺设入户自来水管5千米;二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85人次,增强了农民致富能力;三是实施教育扶贫,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学生全部进行教育救助,有效解决贫困户家庭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四是帮扶单位对全村困难老党员、弱势群体、残疾人、困难户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解决村民生活困难问题;五是村级公共服务场所新建修缮维护,新建村卫生室1个、全面翻新修缮村文化活动室、广场、戏台,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为提高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转变观念,真扶贫、扶真贫

驻村帮扶五支力量定期走访、帮扶贫困户,深入村、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搞调查摸底,全面了解实际情况,帮助村、户分析贫困主要原因,理清扶贫帮扶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扶贫帮困措施,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逐步提高生产自救能力。一是在思想上帮扶。帮扶责任人与被帮扶的贫困户经常谈心交心,帮助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引导梳理勤劳致富观念。二是在生活上帮扶。帮扶责任人、责任单位根据当地资源、自然条件、劳动力情况和发展意愿等实际情况,制定贫困户个性化脱贫方案,重点解决贫困户“饮水难、读书难、住房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协助贫困户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同时协调、跟踪有关部门落实相关帮扶措施,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扶。三是在培训上帮扶。帮扶责任人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用技术方面的培训;对缺乏劳动力的贫困户实施智力扶贫,帮助每户贫困户有1-2人熟悉掌握1-2门职业技能,为今后脱贫打好基础。四是在就业上帮扶。协助有就业意愿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与用人单位、企业的沟通联系,配合人社局为其提供劳务、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五是解决贫困村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根据走访调研掌握的情况,对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精细规划、落实脱贫产业项目

在五支力量深入调研走访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村、户的致贫原因,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做到了村有规划、户有计划,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的局面。一是建设起一座可养10800只蛋鸡的现代化养鸡场,实现贫困户人均稳定增收500元以上(目前蛋鸡存栏量为10000只)。二是积极动员和发展贫困户安装户用式光伏电站,通过帮扶人宣传动员,全村共有74户贫困户安装了户用式光伏电站,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500---1000元。三是成立存秀造林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16人,人均收入5000元左右,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四是杨家岭村通过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做到了村集体经济有固定收入,贫困户脱贫有固定产业。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惠及全村村民,第一书记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计划投入13.2万元为村集体购置农业机械7台,解决村民农业生产成本高、机械缺乏的问题。

增强基层党建、提升党组凝聚力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按照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要求,重点帮助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四项工作”,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与村党组织共过组织生活、重温入党誓词、讲党课等活动,引导村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密切干部群众联系

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重要载体,帮扶单位干部职工和第一书记经常深入农户家中,奔赴田间地头,感知百姓冷暖,共谋致富之策,收集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帮办各类实事,解决各类急难事,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

完善督查考核机制

为切实加强驻村帮扶下派干部的日常管理,省、市、县、乡、村各级认真履行职责,结合扶贫工作的推进,强化日常督导、跟踪问效。按照上级考核细则的要求,配合上级部门从“职责要求、吃住要求、走访要求、纪律要求”等方面对“第一书记”的管理和对驻村工作组及成员“工作职责、到村时间、帮扶要求”等方面开展督查考核。我村所有下派干部都能做到沉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认亲戚、结对子,切实帮助我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宣传惠农政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卓有成效地推动了产业发展,贫困户年均收入明显提高。

强化教育培训整合各方资源

充分利用扶贫政策,大力争取各方资金、项目、人力,解决在脱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题。继续加对贫困户的职业教育培训,采取组织观看电教片、邀请农林牧专家授课、组织有需求贫困户开展交流讨论等方式,丰富贫困户种养知识、职业技能技术、涉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升脱贫致富本领。                           

报道:闫锁桃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