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农网讯(王丹丹) 行稳致远,“信易”天下。大同市农村信用社以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第一主业,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推进金融服务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以信用为基础,积极推广“信易贷”平台,推动信用大数据融合共享应用,全面提升融资可获得性,为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贡献农信力量。今年以来,全市农信社累计投放信用贷款20.8亿元,其中,通过“信易贷”平台成功对接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123户,投放贷款金额10.7亿元,居大同市各金融机构首位。
下好“先手棋”确保金融支持有速度
大同农信积极相应政府号召大力推广“信易贷”,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银行对接”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依托“信易贷”平台实现中小微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平台智能匹配,金融机构线上审核、线下对接,平台放款等一站式服务,确保平台服务第一时间响应,融资需求第一时间对接,服务进度第一时间反馈。自2020年“信易贷”平台落地大同以来,大同农信主动担当,充分发挥平台线上服务功能,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推出“抗疫”金融产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恢复生产发展。
多年来,民营企业作为脱贫攻坚事业的重要参与者,主动担当作为,为乡村振兴倾情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但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山西润生大业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新冠疫苗生产厂家指定牛血清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每天要出厂一百万毫升产品供疫苗生产。随着公司订单量的激增,生产规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保障供应,生产成了当务之急。“我们通过‘信易贷’平台向灵丘农商行申请信用贷款,没多久客户经理上门了,仅有一周时间就为我们授信了五千万元,解决了公司的燃眉之急,保证了血清供应。”山西润生大业的总经理阎长丽说道。同样受益于“信易贷”平台获得贷款资金支持的还有山西雁门清高食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北岳神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敢于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的信贷模式,依托公共信用信息,以大数据、智能风控等金融科技为支撑,让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取代传统以抵押、担保为方式的申贷模式,实现了各类主体信用数据共享,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碎片化等痛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泉活水。
筑牢“基础桩”确保授信覆盖有广度
为打造信用环境,大同农信以党建引领信用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共创优势,与村支两委建立驻村联络机制,受聘“金融村官”。通过“信息收集、客户分类、背靠背评议、张榜公示、审核授信”五步法选树标杆,依托“整体授信”将一揽子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商场、社区、企业,以点带面推进信用工程建设,实现“三个全覆盖”。今年,大同农信指导辖内大同农商行将塞北第一村杨家窑村作为全市“整村授信”的试点村、样板村,并为该村114户农户授信,授信金额达2819.5万元,同时授予该村“信用村”的称号。通过战略合作,大同农信源源不断为杨家窑村注入金融活水,为全省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奶牛养殖园区四方高科农牧有限公司提供了3260万元信贷支持,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多年来累计为乡村企业发展和村民致富投放贷款资金达6.3亿元。大同农信社为持续扩大授信覆盖面,逐渐将“整村授信”延伸为“整体授信”,目前已在辖内933个主体开展“整体授信”,创建信用主体27个;个人客户累计评级授信15.43万户,授信金额36.91亿元。
激发“活因子”确保普惠服务有温度
大同农信以重建重塑为抓手,强化服务理念,积极改善服务,简化办贷流程,提升信贷服务质效,抓实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党员干部驻扎村委,通过党委协作、支部共建、党员“红马甲”行动,组建一支红色突击队,激发活力,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大同农信通过不断改善金融服务方式,提供暖心服务,着力打造客户心中的“百姓银行”。客户经理主动入户走访,亲切交谈,访问信贷需求,发放宣传折页,开展信贷产品宣传、金融知识宣讲,手把手教小微商户运用“信易贷”平台实现线上快速申贷。同时借助广播、微信、电话、现场对接等方式,让百姓和中小微企业主快速了解普惠金融。
用信用撬动金融资源,用诚信助力企业发展。“信易贷”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贡献了“信用方案”。将“小家碧玉”的黄花做成了脱贫、富民的“大产业”,仅凭良好的信用,大同农信先后为云州区黄花及其上下游产业注入1.86亿元信贷资金,扶持716户农户、20余家企业走出了小打闹、发展缓慢的困境。
行稳致远,戮力同心。大同市农村信用社将履行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职责,依托“信易贷”平台,优化全市信用环境。紧紧围绕大同各县区乡村特色产业,对符合贷款准入条件的中小微企业进行“全覆盖”式的对接服务,持续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努力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新闻热点
曝光台
|
|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