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农家书屋,成了一个村的文明实践站,为栗家庄村党建、文化、产业、经济、民生等方面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和动力,助力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4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汾阳市栗家庄村采访时看到:一步一景的核桃风情街特色鲜明春意盎然;文化活动中心楼道墙壁作为形象展示长廊,悬挂着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领导到村调研指导的照片;党建书屋内,管理员王树霞正在给20余名党员讲党课。
汾阳市栗家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党建书屋自2007年创建以来,建筑面积目前已发展到960余平方米,文化实践站内含健身室、舞蹈室、棋牌室,功能丰富,书屋内收藏重要文献著作、基层党建、自然科学等23大类3.3万余册图书。
“我高中毕业回村后,通过自学葡萄、苹果、核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技术致富,成为《农家女百事通》杂志社的通讯员,带着村里的姐妹们去北京参加首届乡村研讨会,这些力量都是书籍和书屋给我的。”谈笑间,记者被王树霞瘦弱身体里散发出的力量深深感染。
“党建书屋已成为引领村党总支不断强班子、强队伍、强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增强思想引领力的学习平台,党员干部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交流,专心记好笔记,营造出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到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王越说。
“乡风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为塑造文明乡风,引领村民德治、自治、法治,村里以党建书屋为中心,经常组织婆媳辩论赛,三句半、小品等,以文明乡风引领和谐家风,实现成风化人,实践证明也是非常有效果的。”支部委员王金马说。
正是在党建书屋引领下,栗家庄村以提高村民幸福指数为主线,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文旅融合、生态创优、多元治理为发展思路,促使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民生活逐步富裕。2024年村集体经济达到455.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实现3.6万元。
记者看到,在7000余平方米的栗家庄党建主题广场上,砖雕文化艺术墙、家风美德文化墙独具特色,以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村里民生工程、家风家教等主题内容,在亮化乡村的同时,还实现了文化熏陶,激发了村民主动创造美好生活、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当天下午,由十几名老年人组成的活动队正在广场上表演着自编自导的说唱节目,加上多种器乐的伴奏,展现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社区的图景。(记者张美丽 郭云明)
新闻热点
声音
|
|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监督热线:13671258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