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网络谣言该休矣!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25 10:49:23

   《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占比高达72%;其次是微博,占21%。“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利用自媒体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形成“以谣生利”的产业模式。

  从这则报道中可以得出食品网络谣言的两个结论,一个是传播渠道主要是自媒体,另一个是“以谣生利”。俗话说,“无利不起早”,食品网络谣言其背后的目的就是诋毁=获利。现在我们国家互联网发展很快,已经从传统的互联网迈向了移动互联网,而中国是世界上使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随地上互联网,经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向朋友或普通大众散播自己的想法、观点甚至是日常琐事,同时微信、微博的广泛普及,也出现了一些利用这些渠道获利的用户,这其中就包括食品网络谣言者。其实,利用谣言打击对手,讹诈商户的手段早已不新鲜,但是通过自媒体的放大效应,这些谣言就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就像谎言说一万遍一样,多多少少会影响普通大众。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像“燕麦致癌、食盐有毒……”这样的食品网络谣言都会出来,也说明造谣者是没顾忌,无底限的。而且一些食品网络谣言还自相矛盾,给许多群众造成了困扰。据警方介绍,网络谣言制造门槛低,经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网上论坛、微博等转发,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由于取证难、溯源难,侦破食品安全网络谣言案件并非易事。这些情况都造成谣言在网上传播的低门槛和小代价,致使食品网络谣言制造者更是肆无忌惮。

  笔者认为,网络谣言需要治理,而且很有必要。一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也要遵守法律,发布信息的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转发的人也要辨别清楚信息的真实性,不能人云亦云,因为不加辨识的传播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二是群众要增强辨别能力。有些谣言其实一看就是假的,尤其是一些谣言就是凭空捏造事实,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证据”,如“塑料紫菜”的视频就是这样。而且有些谣言,只要稍稍具备科学知识就能识破其伎俩。三是及时举报。当发现此类谣言在自媒体中传播,广大群众应该向国家举报中心“12377”进行举报,及早掐断信息在自媒体中的传播。四是严惩造谣者。国家相关部门不仅要揪出网络造谣者,而且还要追查其背后的利益链条,让造谣者不但付出名誉上的代价,而且还要付出物质上的损失。

  谣言止于智者,群众眼睛要擦亮,法制机关要严惩,线上线下齐互动,让网络谣言彻底休矣!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