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 > 正文

进军功能农业 打造有机旱作农业品牌

文章来源:人民网山西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04 11:09:13

人民网太原12月1日电  (乔慧)“山西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山多地少,水资源匮乏,土壤贫瘠,旱地占70%,山地占70%。这样的条件决定了山西必须抓特色农业,必须抓旱作农业,必须坚持走精耕细作、用地养地、农牧结合的雨养农业路子,发展小而精、特而优的区域特色产业。”山西农业厅厅长关建勋介绍。

12月1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山西农业厅厅长关建勋就《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实施意见》按照土、水、种、技、机等五方面提出了生产环节的“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五项基础性工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循环发展工程”,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六大工程是《实施意见》的核心内容,各项工程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共20项重点任务。

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坚持用地和养地相结合,通过平田整地、筑坝排洪、整修地埂、加厚土层、建设田间林网,提升土壤蓄水蓄肥能力。通过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到2020年,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达到20%以上,全省耕地地力提高0.2个等级。

农水集约增效工程。推行集约高效的节水措施和用水制度。旱区建设旱井、旱窖、蓄水池、人字闸等小型集雨蓄水设施,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灌区抓好末级渠系和田间灌溉管路配套,加强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工程,实行水肥一体化。大力推广节水农艺措施,力争到2020年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5%。

旱作良种攻关工程。集中科研力量开展抗旱品种育种技术攻关,加快抗旱节水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应用,让抗旱节水品种选育成为山西种业新的增长点。力争到2020年,使山西省谷子、荞麦、莜麦、杂豆等特色作物品种普遍更换一次。

农技集成创新工程。加强有机旱作农业新农艺的试验研究,深挖传统技术精华,广泛开展新技术试验探索。对目前正在推广的渗水地膜谷子穴播、全膜双垄沟播、秸秆覆盖还田、轻简化栽培等技术总结研究,制定技术规程和操作标准,推出一批有机旱作农业技术。

农机配套融合工程。针对山西省丘陵山区多、地块不连片、作物类型多的实际,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集中研发适于丘陵山区的经济耐用、环保低耗、操作简便的小型农机具,加快推进作物耕、种、收、管、防全程机械化。力争到2020年,山区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能有所突破,全省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

绿色循环发展工程。围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保护生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休耕轮作制度,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循环农业,努力实现废弃物处理资源化、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利用率达到75%以上。

为了确保六大工程顺利推进,《实施意见》提出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典型示范带动、强化品牌打造、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政策支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和强化宣传培训等7个方面出实招,确保工作见实效。

“2018年是落实《实施意见》的开局之年,也是打基础的关键一年。2018年力争实现全省耕地地力提高0.1个等级,农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全省抗旱节水良种普及率达到83%,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7%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到33%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力争增加30%以上,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扎实起步、初见成效。”关建勋表示,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和农业生产质量效益有较大提升,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绿色有机农产品快速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2030年,形成完善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构建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农业与生态和谐互惠的局面基本形成,绿色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特色主导产业基本实现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具有山西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重要品牌。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