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正文

抢救保护传统工艺 山西在行动

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5-17 08:58:16

 原标题:抢救保护传统工艺 我省在行动

  建立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

  传统工艺,包含了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精良制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为弘扬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山西传统工艺振兴工作,省文化厅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实施意见》(以下简称《计划》)。未来,我省将通过建立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实施传统工艺抢救保护工程、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等一系列措施振兴我省传统工艺。到2020年,我省要成为全国传统工艺保护传承的示范区和振兴发展的先行区。

  对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做好目录推荐工作

  根据《计划》,我省将以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以及传统医药类项目,建立《山西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对列入振兴目录的项目,将予以重点支持。对传承基础好、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做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推荐工作。根据项目的影响、规模和发展前景情况,按照引领项目、示范项目、发展项目三个大类实施分类管理。各地将在现有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建立本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同时,开启传统工艺抢救保护工程。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传统技艺类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并按照“六个一”的标准开展项目抢救保护,即为每个项目建立一套纸质和数字记录档案、拍摄一批项目和传承人专题片、编辑出版一批项目图录和传承人口述史、征集一批实物和作品、建成一批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培养一批传统手工艺人才。优先实施对具有独特历史意义的濒危传统工艺项目的挖掘、记录和整理,落实保护与传承措施。

  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 开启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计划》显示,今后,我省将适当放宽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传承人评选条件,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各级工艺美术大师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青年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

  通过命名大师工作室、建立传习所、免费或优惠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多种方式,对相关传承传播活动、收徒授艺等传统工艺传习活动提供政策支撑与资金和场所支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从事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产业。

  将进一步完善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提升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传承人群技艺水平和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依托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省职工工艺美术学院、山西省工业造型设计技工学校、山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山西省工艺美术行业技术中心等省内高校和相关科研院所、企业、机构,积极争取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持续实施,提高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鼓励省内其他高校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开展相关培训活动。组织传统工艺名师与高校专业教师开展教学交流,打造“晋艺大讲堂·山西省非遗高层讲坛”品牌讲堂。

  支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培育特色传统工艺知名品牌

  《计划》提出,我省将鼓励传统工艺从业者在自己的作品或产品上署名或使用手作标识,支持发展基于手工劳动、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手工艺。并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注册产品商标,保护商业秘密和创新成果。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培育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推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驻山西忻州(静乐)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工作,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机构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发挥老字号中传统工艺品牌产品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其做大做强,增强品牌的综合实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还将培养公民欣赏、消费、享受传统工艺的意识,打造传统工艺的市场平台。鼓励在传统工艺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自然和人文景区、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传统工艺传习点、展示展览馆、博物馆和产品展销场所,集中展示、宣传和推介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与相关产品,推动传统工艺与旅游市场的结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相关节会上设立传统工艺专区。举办多种传统工艺博览会和传统工艺大展,为传统工艺搭建更多展示交易平台。鼓励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网络销售平台,帮助推介传统工艺产品。

  推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设计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计划》指出,我省将本着挖潜、引导、培育、支持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乡村旅游开发,探索“基地+农户”“基地+院校”“基地+旅游”等不同发展模式,推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设计等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同时,在深入调研和整合全省传统工艺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传统工艺的数据化,让传统工艺走向规范化、科学化,通过大数据把传统工艺凝固下来、传承下去。利用互联网充分展示传统工艺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传统工艺队伍中来,使传统工艺获得更多的滋养,实现传统工艺的振兴。做好传统工艺大数据库与山西文化云的有机衔接,打通传统工艺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连接通道,使传统工艺更好地走进生活、活在当代,被群众了解、接受,实现更好地传承发展。

  此外,还将依托“山西品牌丝路行”“山西品牌中华行”等活动,组织传统工艺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开展交流和研修培训,以及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开拓视野,借鉴经验。充分利用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国家级大型展会平台,全面推介和展示我省富有特色的传统工艺。(记者 路丽虹)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