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正文

北庄村:倾心打造新农村“精品典范”

文章来源:山西农民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5-10-26 16:17:37

  • 北庄村新容新貌

     

  北庄村位于壶关县东北部,全村现有316户,1349口人。耕地面积1012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等。由于地处偏远,山大沟深,石多土少,人均耕地面积少,该村村民增收途径单一,主要靠外出打工。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带领下,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4年,北庄村还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抓党建凝聚民心
 2011年以前,北庄村里的局面是:党员人心涣散,群众不断到市、省上访,村党支部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没有威信,村里工作没法开展。
新班子上任后,以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为突破口,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团结带领全村村民开拓创新办实事。一是把更新思想、转变观念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宗旨的具体体现,村 “两委”有针对性地进村入户,召开田坝会、恳谈会、交心会,组织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开展“面对贫困怎么办,面对贫困怎么干”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党员干部和群众克服了畏难情绪,消除了守旧思想,形成了“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那就是村党支部的失职;不能改变全村落后面貌,那就是领导班子的耻辱”的共识。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村干行为,为科学决策、民主管理奠定基础,建立和完善了《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村干部值班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用制度来规范干部行为,促进民主管理。三是抓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双带”作用的发挥。充分利用村党支部会议、培训会议和远程教育站点教学资源,对党员进行教育,提高党员致富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双带”作用,每位党员从生产、生活等方面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从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帮扶,带动所有村民组的经济发展,促进共同致富。在“双带”中涌现出了一批党员致富能手。
  全方位提升形象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曾是北庄村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随着“美丽乡村”的字眼深入人心,平坦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主题鲜明的文化墙,生机盎然的小广场映入眼帘……
“我们村的垃圾每天都有回收车进行回收,清洁车每天响喇叭召集百姓清倒垃圾,保证垃圾不落地,全村乱脏差基本不存在。”村党支部书记杨风清笑着说道。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北庄村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实施了村内小区绿化建设、路灯安装、街巷硬化、亮化墙、通自来水等,极大地提升了美丽乡村形象。
如今,北庄村正向“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生态文明村迈进。
  办实事兴业富民
建设美丽乡村,农民是主体,产业发展是支撑,农民增收是宗旨。在建设“美丽乡村梦”的过程中,杨风清明白,绝不能停留在扮靓村庄外表上,关键要有内涵,要有解决农民发家致富难题的办法。
于是,该村“两委”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带领社员50户,出资总额200万元,于2012年成立了 “壶关县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集圈养和散养为一体的合作社可带动该村100户村民增收致富。
同时,该村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势、土质、气候等有利条件,以“一村一品”为抓手,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动员和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西红柿、核桃树、黑金钢土豆等高端特色农作物产业。目前,社员种植面积200亩,带动农户种植面积600亩。
合作社成立以来,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2014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100余万元,盈余15万元,其中可分配盈余向社员返还6万元,占到可分配41%。社员人均收入比当地村民人均收入高20%。
该村还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去抓。为了百姓生活用水方便,2014年,投资了30多万元建立高位水池,高位水池的水是从后沟引进的活水,家家户户基本用上了自来水。同时安装了60多盏公益广告路灯,全村的墙壁全部白化。今年8月,投资十几万元将3.4公里长、3.5米宽的路铺油,投资6万元将1公里长、3.5米宽的田间土路全部硬化。
  新风尚进村入户
  北庄村在变,路更平了、房舍更漂亮了、景更美了、村庄更干净了。村“两委”意识到,外在的变化还要与村民素质的提高保持同步。
培养和打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直是村“两委”考虑的大事之一。该村在村中心腹地建成了集文化广场、图书室、健身小区、戏台、台球室、棋牌室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大院,村民学习娱乐有了好去处。以 “争当文明村民、建设五好家庭”“争创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该村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开展“美德在农家”“婚育新风进万家”“信用户”“平安家庭”创评活动,帮助村民尽快实现向新农民角色的转换。他们还自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妇女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组织群众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北庄村酗酒赌博的少了,忙正事的多了;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的少了,尊老爱幼、和睦乡邻的多了……“讲法律、用法律”正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歪风得到有效遏制,农村社会秩序稳定,很多群众感觉自己的生活 “有了本质的变化”。目前,全村共评出50户各种类型文明户,全村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意迭出。

秦爱国 王伟伟 秦鸣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