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深度 | 评教授不看论文看教学 是门槛降低还是行业新风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26 19:09:46

    “没有一篇‘达标’论文却评上了教授,最近,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蒋华松成为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日前,这条新闻一经爆出便引发高校学术界的一片热议——曾经被大学教师视为“救命稻草”的科研论文不再是竞评教授的“必经之路”,这也不免让公众产生误解:大学教授的门槛是否已经不再高不可攀?

    “刷论文”诱发学术造假

    “现在发表论文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教师们为了评职称发论文苦不堪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都海虹副教授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都海虹的话并非危言耸听。据多名高校教师反应,留心就会发现,遍地都是论文发表中介,几乎每天都能接到问你“要不要发表论文”的骚扰电话。而催生论文这一产业链、诱发学术造假的始作俑者,或许还要追溯到职称评定的标准中。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告诉中国网记者,目前,在国内各高校都存在“形式化”的论文刊发要求。他举例,一些高校在制定教授、副教授的申报标准时,就明确须在某某杂志发表具体数量的论文。“只要在规定的期刊发布,就能得到奖励。这种情况,导致高校的老师们有没有想法和见解都要拼凑论文,以数量为标准,很形式主义。”

    根据程方平介绍的情况,中国网记者随机查阅了部分高校关于晋升教授和副教授的申报条件,发现“核心期刊”“发表篇数”确实是高校评定教授或副教授的关键词。以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中国海洋大学规定,申报教授职称者,在任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近5年内,须满足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学科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学科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2篇以上且获得授权三年以上且至今仍处于授权保护状态的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上;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学科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3篇以上且获得授权三年以上至今仍处于授权保护状态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上。类似条件,共3条。南京农业大学规定,申报副教授职称者,教学科研型及科研型都必须满足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或EI论文1篇的要求。

    当科研论文与职称评定“绑定”,催生论文产业链从而导致学术造假也就不足为奇。2018年8月,湖南省桃江县人民法院发布《xx行贿案一审判决书》的证人证言部分就第一次披露了12位花3至5万元在《求索》上发表论文的大学老师们。其中5位来自西安美术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老师,分别支付3.7万元、4万元、3.5万元、4.2万元、3.9万元5笔不同金额的发文或版面费。

图片来源网络

论文产业链(图片来源于网络)

    偏爱科研论文本科教学“失宠”

    大学的定义是什么?蔡元培先生有云:“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如今,大学被赋予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功能,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三者权重却并未平分秋色。甚至受财政经费、职称评定等“诱惑”因素的影响,科研日趋成为大学三大功能“之首”,让课堂和教学渐渐“失宠”。

    今年4月,教育部公开曝光4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其一就是南京大学教师梁莹学术不端问题,其中指出,南京大学教师梁莹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违反学术规范,研究生在读期间抄袭、重复发表多篇论文,使用抄袭的论文作为自己的成果,在职称申报中弄虚作假。在被教育部公开通报前,梁莹也曾因教学态度差、课堂太水也被南京大学的学生联名举报。据媒体报道,面对课堂,她摆出的是一副“我上一学期的课还不如去外面一次讲座,一小时好几千(元)了”的不屑。

    梁莹之流只是小众吗?当科研论文与财政拨款、职位晋升息息相关时,也就不难理解“梁莹们”偏爱论文、失宠课堂的心态了。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在《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及需要防范的问题》一文中特别提到,“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双一流’入选的基本评判指标基本上以一个学校和学科的科研水平特别是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力来衡量的,而这些衡量指标几乎不涉及本科教育。”“大科研,小教学”的高校“潜规则”,或许正在让本科教学黯然失色。

    “0论文教授”刮起行业新风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蒋华松从教33年,公认课讲得好,但因没有一篇“达标”论文,在副教授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2年。8月,蒋华松破先例当选“0论文教授”,成为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这条新闻在高校晋升“套路”中刮起了一阵新风。

    “大学中是否设置‘教学型教授’这个问题,事实上已经争论很多年了。这一次由于南京林业大学的例子使得‘教学型教授’成为了一个现实的存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他认为,这与大学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教学型教授事实上是给有一定业务水平、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的部分大学教师打开了一个通道。大学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对自己和对刊发论文的要求比较高。他们也在做研究,但是自认为自己所做的研究没有什么创新,所以不发论文。“如果不给这类人一个存在的空间,那么他们就不可能成为教授,这就使得大学的职称评定乃至整个评价是片面的、不专业的。”

    对此,中国网记者多方征集声音,多位高校教师普遍认同这一发展方向。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都海虹副教授表示,高校既是科研高地,又是培育人才重地。因此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向来并重。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精力是有限的,老师们也是各有专长,分别用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不同的标准来衡量老师的工作成绩更合理。避免了“唯论文、唯资历、唯学历”的现象。河北大学李新艳老师则认为,这一项政策若能推动有2个利好,一是利好教师,特别是高校以教学为主的学院,如高校公共课教学单位及教学专长型教师,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职称评定;二是利好学生,让教师更专注于教学工作,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型教授”认定细则是难点

    不看论文看教学,是不是意味着大学教授的门槛已经不再像以前高不可攀?这也成为公众争论的焦点。在大多高校中,特别是研究型高校,科研论文是常态业务,但即便如此,科研论文与课堂教学也不该完全割裂,对于教学型教授而言,科研或许并非以论文的形式呈现。“一个人的输入和输出是平衡的。对于教学型教授来说,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与写论文相似的输出。”储朝晖说。但如何界定“教学型教授”,这才是下一步需要细化的核心。

    在此次南京林业大学的事例中,学校给出了可供参考的解决办法。根据新华社报道,该校人事处会同教务处、学工处、评估办等多番研讨,设计了一套考评程序。首先要“形成有特色、效果好的主讲课程教学风格”:由教务处在教师不知情的前提下,在其前一年授课录像中随机抓取3段45分钟的教学视频,组织校外不少于3位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名师,以及校内教学督导等进行评议。其次要“深受学生欢迎”:由学工处调取近5年的毕业生数据,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教师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再结合教学工作量、教改教研成果、教学奖项等工作实绩进行综合考量。

    储朝晖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专业的评价体系,甚至是引用专业的第三方评价,而且需要把评价的过程拉长,即在申报教学型教授时,由所在学校提供讲课视频以及相关证据材料,由专业的第三方组织专家进行评定,将评定结果作为学校是否聘任他为教学型教授的依据。

    全国百余高校进入职称评审优化期

    近年,国家先后出台多份高校教师评价改革文件,其中包括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国办《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教育部、人社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等,均明确提出,改变“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人才评价标准。类似这样不单纯以论文来评职称的高校越来越多。据新华社数据统计,全国至少有百余所高校进行了职称评审。

    中国网记者从北京工业大学了解到,2015年起该校已经对内公布《申请专业技术职务破格评审应具备的条件》文件。据内部教师透露,这一文件主要是为教学优秀的老师们开辟的“绿色通道”,不以科研论文为必要评判条件。从文件中不难发现,在申请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破格评聘应具备的条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条件仅作为“3选2”条件中的一项。

    但就中国网记者了解情况而言,目前,类似南京林业大学事例还属个例,并未广泛普及。不过“教学型教授”已经试点先行,相信日后这样的事件将不再是新闻。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