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产业 > 正文

祖传木匠孟建银

文章来源:山西新农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26 14:15:50

山西新农网讯(文/闫锁桃  木匠,是从古至今一门不可缺少的手艺,有着悠久的传承,在农村,盖房起屋、做家具都要请木匠,木匠是靠技术吃饭的手艺人。

孟建银,平鲁区下面高村人,今年58岁,从15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木匠手艺。在木艺界,流行这么一句话: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师傅。所以在过去,学木匠手艺一般是“三年零一节”出师,所谓“三年零一节”就是满三年之后,再逢到一个年节日,这手艺就算学成了。

父亲对孟建银要求非常严厉,让他先干粗杂活儿,担水、扫地、拉锯、磨刨刃、锉锯,干了一年左右,父亲才叫跟着学推刨子、凿眼等下手活儿,再后来逐步捉锛、抡斧、打线、开料。

学徒期间,父亲对他管教很严,如刨子推不平,拉锯跑了线,砍斧过了头,父亲常常劈脸就给他一巴掌。学徒不能说很苦,但确实很累。孟建银每天早早起床,先收拾好自己的事,待父亲起床后,先给打好洗脸水,然后干些杂活。等父亲洗漱完毕,收拾整齐,即与父亲一起去雇主家。早出晚归是木匠生活的真实写照,若路途较远,干脆就住在雇主家。不论住在哪里,晚上自己都要为父亲打洗脸水,倒洗脚水,等父亲上床休息了,自己才休息。总之,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没有闲暇功夫。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学徒三年,孟建银耳闻目睹了木匠施业的过程,学会了所有工具的使用,学会了许多木活的制作技能,明白了许多从事这一行业的道理,为满师后独立开业打下了基础,但是,要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木匠干大的大活就是参与盖房子。盖房子的主家请泥水匠扎根角儿就要与木匠一起商量房屋的间架、进深,这样木匠才能定做房屋柱子、梁、檩条、椽子、门窗等。人们说“长木匠,短铁匠”,就是说木匠备料时要长一点儿,因为木材是不能够随便接的,到用时长了可以锯下多余的部分。

木匠手艺的高低,主要看木匠做活过程中的榫眼儿怎么样,因为盖房起屋是靠柱子、梁、檩条的连接支撑起来的,人说“墙倒屋不塌”的房子就是柱子、梁、檩条连接的好。还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说木匠在建房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中间就要看木匠有没有悟性,看木匠能不能计算准确尺寸,凿好连接的榫眼儿。一个好木匠就是一座房屋的建筑师,一个好木匠一辈子都会受人尊敬的,毕竟盖房起屋不是一件容易事。

木匠干的细活是为出嫁女做嫁妆,出嫁女的嫁妆一般有大立柜、箱子、梳妆台、椅子等。养闺女的人家早几年就准备了做硬料的洋槐木以及做箱子的桐木板子,木匠刨光硬料与板子,开好榫凿眼儿,还要在柜子门上雕刻喜鹊蹬枝或者龙凤呈祥,就连柳木椅子的靠背上也要雕刻上太阳、月亮的图案。一个出嫁女的嫁妆没有十天半月是做不出来的,主家好菜好酒伺候着木匠,生怕木匠不拿出真本事为女儿做一套上乘的嫁妆。能够为出嫁女做嫁妆的木匠是村里技艺高超的人,一年中,除了农忙时节,总是走东村串西村,总有干不完的活。

木匠干的粗活是为村里去世的老人做棺材。俗语说“死人难得活树”,意思是说人死了,用活树做棺材最好,因为活树本身含有水分,埋在地下不容易沤朽。村里的老人没有活着备棺材的习俗,都是在老人咽气之后才请木匠选宅地中的大树做棺材。棺材分三三四、四五六等尺寸,三三四是指棺材的底、梆三寸厚,顶四寸厚;四五六是指底四寸厚,梆五寸厚,顶六寸厚。做棺材以柏木、楸木、香椿木、桐木为好,忌讳用榆木(谐音“榆木枷”),一副棺材两三个木匠一晌就可以做好。棺材做好后,木匠说在新棺材内躺一下,一辈子腰不疼,长大后还能够升官发财。小孩子就争先恐后的跳进棺材内躺一下,惹得大人撵着孩子打,说孩子不懂事,净给人家添麻烦。

孟建银还给生产队做一些犁、耙等农具,还给人家砍䦆头把,锨把,孟建银是个热心人,谁家需要都会帮忙。

生产队解体了,盖房子盖楼房,安门窗安铝合金的,出嫁女的嫁妆家具店应有尽有,就连棺材也有棺材铺准备;木匠失业了,木匠的手艺没有用处了,木匠的工具成了古董,靠技术吃饭的木匠越来越少,请木匠干活的几乎没有了。

在下面高当地流传一句俗语叫“木匠睡的没腿床”,这是不是预示着木匠的手艺早晚要消失呢?

过去的木匠,因为匠作范围广,打造的东西种类多,内容庞杂,大量的手工操作,造就了他们必须具备全面的技能。而现代木匠,对过去木匠的许多“讲究”不再讲究,大量的机械代替了传统手工作业,手工操作技能早已不能跟过去木匠相提并论。虽然,从事木业的仍大有人在,但他们已不是传统的“木匠”,他们是新生的或是由“木匠”演变成的现代型“木工”。当下,从事传统木业的木匠师傅们已渐渐失去了传业对象,许多代代相传的行业技能,由于被机械代替,逐渐被丢弃和遗忘。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