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小茶杯里的健康“大学问”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26 15:43:03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太原举办期间,除了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在主新闻中心的“胡氏荣茶”茶文化体验区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茶文化拓片及剪纸作品展示、少儿茶修表演,吸引了许多媒体记者、组委会工作人员及运动员驻足。“以前参加体育赛事,没有过这么美的茶歇区”“没想到山西的茶文化这么厚重”……赛会虽然结束,但依然有许多人寻踪“胡氏荣茶”——这一晋茶老字号的活化石。9月中旬,记者走近“胡氏荣茶”,探访一杯茶里的健康学问,感受茶道文化与体育文化相融合产生的魅力。


茶叶对人体起到“保鲜”作用

  从古至今,茶叶一直保持着其独特的身份,它似药非药,可泡可煮,可以食用,可以品饮,可以清心,可以解毒,亦可以养生。山西中医药大学讲师、中医现代远程教育杂志三部六病组委会副主任委员王俊锋介绍,很多中国古籍上都记载了茶叶相关的养生保健功能。日常生活中关于茶叶养生保健的观点有很多都流传甚广,比如消食、解腻、提神、减肥、抗癌等。但是,中国茶叶品类丰富,不同茶叶的内涵物质随早期加工方法和后期储藏及煮泡方法的不同而呈现繁复的变化,其保健功能自然也是因茶而异。所以,生活当中应该正确区分茶叶种类与相应的使用方法。
“中国茶叶品类丰富,依据加工和储藏方法的不同,有绿茶、黄茶、白茶、乌龙、红茶、黑茶、普洱、花茶、老茶之别。”山医大一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胡晓芸说,“各品类茶保健功效各有不同,没有一种茶兼具各种保健功效,每一种茶都有特定功效。”
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人们对茶叶的认知和使用仍然不断地在创新、发展和变化。山西省品牌与标准化建设促进会副会长、胡氏荣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胡萍萍介绍,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茶氨酸能够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茶氨酸还能增强记忆力,对肝脏的排毒也有很好的疗效。人体衰老最大的元凶就是产生了过量的自由基。而茶多酚可以清除过多的自由基,提高人体内源性抗氧化能力,从而对人体起到“保鲜”作用。
 

入选非遗为晋茶文化“谱新篇”

  随着对茶叶的保健功效形成共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饮茶。但是,由于山西本地并不产茶,还有不少人对茶叶缺乏真正地了解,觉得“白水+茶叶”就是茶叶水,而对茶叶的品质更是难以分辨。
“事实上,晋茶有着厚重的历史。清代,山西茶商垄断了西北的茶叶贸易,硬生生地走出了南起福建武夷山,北至俄罗斯圣彼得堡举世瞩目的万里茶路。”胡萍萍介绍,“晋商数千里南下采茶,再万里北进去运茶,从无到有,逐渐打通了中俄万里茶路,成为这条商道上的一支劲旅,谱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胡氏荣茶是今日山西硕果仅存的茶商老字号之一,也是茶叶之路的亲历者。据史料记载,胡氏荣茶创始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系胡氏姻亲清代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三代帝师祁寯藻亲题“胡氏荣茶”匾额。到胡萍萍这一代,已经是胡氏荣茶的第八代传承人。2018年,“寿阳胡氏荣茶制作技艺”被评为晋中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6月,山西省首批三晋老字号里,胡氏荣茶榜上有名。
近些年来,胡萍萍寻根问道,继承祖业,重走“万里茶路”,寻找先人足迹,辗转滇山。云南景谷山一带曾是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之一。胡萍萍传承并创新胡氏荣茶的祖传工艺,在云南景谷恢复重建胡氏茶山基地,重构了黑、红、黄茶完整品类,正在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除了追求传统品种的品质,我们也注重立足山西丰富的中草药材资源,满足更多人对保健茶饮的追求。”胡萍萍介绍,她将山西不同特效的中草药材和草本植物研制成茶叶,比如,长治的连翘茶,静乐县的毛健茶,还有平遥遐角村桑叶茶等,这些茶均源自天然,功效丰富,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感受茶道文化与体育文化融合魅力

  “百年前,茶是家族谋生的重要依托,到今天,我们要传承的不单纯是‘茶’本身,更多的是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胡萍萍说,“我们也许做不了行业的第一,但要做唯一。”
2019年8月,胡氏荣茶入驻二青会,为赛事期间运动员、裁判员、中外记者、赛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及观众等提供茶歇服务。“茶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中,已经不再是浅显的茶艺,转而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所在。茶道精神在于意境,茶道精神与体育运动的深层次结合,有助于运动员修炼身心。”胡萍萍对此有着深刻地体悟。
许多媒体记者在这里驻足,并表示:“这个茶文化体验区,不仅能休息放松,还提供了欣赏山西民俗的窗口,感受三晋文化的魅力。”女排运动员王露说:“体育是一种综合的社会文化活动,不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手段,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茶道文化重在修心,在一动一静之间,培养自己的情志,修习自己的心灵,这也是体育文化和茶道文化融合的魅力。”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