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卫 > 正文

朔州打造全国生态畜牧养殖基地 建设全国知名的草牧业发展示范市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1-25 21:07:19

应县奶牛养殖示范园

朔州羔羊

怀仁金沙滩羔羊养殖园区

    

    ——朔州打造全国生态畜牧养殖基地综述

    去年9月21日,朔州市在京举行草牧业发展实施方案研讨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对全市发展草牧业提出了建议。朔州抓住发展草牧业的历史性机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草牧业发展和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全市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400元,成为全省率先实现人均畜牧业收入超千元的市。

    发展畜牧,牧草先行,全国唯一的地级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为朔州打开了发展的空间

    2015年3月,农业部将朔州市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地级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
    这对朔州来说意味着什么?
    朔州视之为战略创新的产物、制度创新的平台,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的重大引擎,更是推进“两大任务”、打造“五大基地”特别是打造全国生态畜牧养殖基地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草牧业试验试点市,‘试验’是核心,‘试点’是关键。‘试验’就是鼓励大胆探索,‘试点’就是善于总结经验,‘试验试点’就是要求我们甩掉一切包袱,勇于创新实践,始终走在前列,出经验作贡献。”市委书记王安庞在11月5日召开的全市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建设动员大会上深刻阐述了“试验”“试点”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要创新扶持方式,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创新适度规模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粮食考核评价体系,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以强有力的改革创新举措推进试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新路子,着力将朔州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草牧业发展示范市。”市长李海渊在作动员报告时特别强调。
    建设草牧业试验试点市,把朔州最具潜力的地域优势、最有能量的增长优势、最具魅力的资源优势叠加,是朔州打造全国生态畜牧养殖基地的强劲动力。
    “黄金”机遇,更需“黄金”作为。朔州依托优势、抢抓机遇,立足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根据市场规律引导社会资金、技术、人才进入草牧业,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多元投入格局;
    支持发展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提升种养殖效益;
    加快推进风险防控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改革,整合草牧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强化整体效益;
    当前,朔州市正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落实种养结构调整、草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金融扶持支持草牧业发展等试验内容,加快推进草牧业试验试点见到实效,更好地实施“双稳定”农民增收工程,更好地保证农民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抢抓机遇,持续用力,不断提升了朔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畜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说起农业,人们总会想到,2013年至2015年,是朔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最快、“三农”工作亮点最多、农民受益最广的三年。在这里,记者作了相关“链接”:
    2013年——
    大力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实灌面积达到19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3.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新增1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市省级示范村达到317个,六县区全部进入全省30个牛羊产业重点县行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开发、干部包村增收和机关定点扶贫,又有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扎实推进“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4800户,易地搬迁特困群众1596户,改扩建村级幼儿园20所,乡村清洁工程全面启动,行政村街道亮化任务在全省率先完成。
    同时,为全市农户免费发放43万吨取暖煤;财政投资7355万元,集中解决了88个农村的饮水困难。
    朔州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全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市、全省行政村主街道路灯亮化工作先进市、全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先进市,在全省惟一获得四项殊荣。在全省表彰的先进县区中,朔城区、应县被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山阴县被评为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和产业扶贫先进县;朔城区、怀仁县、应县被评为农村街道亮化先进县区。同时,平鲁区被授予全省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右玉县成为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县,并被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在全省惟一获此殊荣。年内全省养殖污染源减排推进会、牛羊产业发展座谈会、草地承包经营现场会以及国家奶牛“金钥匙”暨全国奶牛DHI培训会等四个会议在朔州市召开,不断提升了朔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
    2014年——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农民户均增收万元工程,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万亩,新增节水面积6万亩,农田实灌面积达到204.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25.6亿斤,比上年增长8.9%,增幅居全省第一。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制定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领头雁工程和核心区建设规划》,应县恒天然奶牛牧场群两个大牧场投入使用,规模健康养殖迈上新台阶,奶牛存栏量达到18.1万头,鲜奶产量达到51.9万吨,肉羊年出栏量达到350万只,人均畜产品年占有量达到147公斤,当年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400元,畜牧业五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60亿元,增长22%。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2%。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完善提质、农民安居、环境整治、宜居示范四大工程,全市完成投资2.5亿元。继续办好农村“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7100户,改造农村幼儿园14所,易地搬迁农村贫困人口3692人,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万人。为全市农户免费发放冬季取暖用煤43.85万吨。
    实施扶贫攻坚,减少贫困人口20046人。
    2015年——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新增1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市省级示范村达到537个。朔州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一个整市推进的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其中,朔城区、山阴县、应县3个县(区)列为粮改饲试点,平鲁区、怀仁县、右玉县3个县(区)列为草牧业发展试点。
    大力实施稳定的就业岗位、稳定的收入来源“双稳定”农民增收工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80多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024元,同比净增加508元,增长7.8 %,预计全年可达到10948元。
    扎实推进“五件实事”,改造农村困难家庭危房6200户,易地搬迁特困群众3248人,改扩建村级幼儿园13所,继续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0人。
    同时,为全市农户每户免费发放300元取暖煤经费。
    ……
    从一个个鲜活的数字可以看出,面对新常态、面对新情况、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农业发展特别是生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确实来之不易,潜力从何而来?
    朔州的回答让人振奋:
    发展畜牧业,朔州是最有优势、最有潜力、最有标志性意义的产业,也是最需要合力发展的产业。
    总的来看,目前,朔州已经基本具备了四大优势——发展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
    特别是朔州市还面临着难得机遇——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机遇、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机遇、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机遇、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市建设机遇。
    古人云:“疾水之激,至于漂石者,在势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瞄准“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紧扣推进“两大任务”,围绕加快“六大发展”,依托当地优势、抢抓难得机遇,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各类要素,持续用力、孜孜追求,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全市生态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奶牛存栏、肉羊出栏、鲜奶产量、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五项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奶牛和肉羊产区。

    以农载牧,以牧富民,争当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领头雁

    一群群经过绿色无公害科学饲养的羔羊健康成长,一曲曲美妙动听的“咩咩”叫声正在怀仁大地奏响……蓝天、白云、肥羊尽收眼底,悠闲漫步于圈舍活动区的一只只肥羊,继续演绎着由它们带来的致富愿景。
    餐桌上“羊杂”“羊肚”“盐煎羊肉”“羊蹄儿”……聚集了羔羊全身上下、内外的“宝”,特色美食“全羊宴”成功亮相首都后,让外国人伸出了“大拇指”。怀仁羔羊肉不单是舌尖上的美食,还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法宝”,新建起的金沙滩、五洲等多家大中型羊产品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达500万只,分割产品60多种,现已形成羊绒羊毛、羊肉分割、皮毛加工、肠衣加工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县406家专业合作社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巴勒斯坦等国家。
    走进“塞上绿洲”右玉,生态畜牧让老百姓漾出了幸福的笑容。“养羊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换个柴米油盐钱。以前大多数农民都是这样的老想法。现在,群众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发展养殖业成了老百姓增收的新追求。”说起养殖的好处,右玉县甘泉庄村村民王银生侃侃而谈。
    在威远镇张千户岭养殖园区,肉羊住着标准化的砖混圈棚,吃着富含营养的“青储”玉米秸秆饲料。园区负责人说:“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统一饲养、统一喂料、统一配种,定期出栏,所以,每年能出栏4—5次,比普通农户散养提高了两倍多,收入也实现了翻番增长。”
    在应县恒天然牧场群大西头牛铃双倍牧场,但见一头头来自异国他乡的纯正荷斯坦奶牛正在悠闲地甩着尾巴,安逸地进食,享受着这里清新的空气、纯净的饲料,没有一点水土不服的反应。
    恒天然应县牧场群项目,是目前全省唯一的外商独资畜牧业项目,是2014年全市十大重点工程之一。项目占地3200亩,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目前存栏奶牛2.1万头,日产鲜奶210吨,整个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可年产鲜奶20万吨,创收10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500多人;年可转化玉米1亿公斤,秸秆3亿公斤,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优种奶牛5000头。届时,应县奶牛存栏可达7-8万头,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奶源基地。
    ……
    这是朔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一幅幅“养眼”场景,彰显了朔州牛羊并举推动产业“畜”势腾飞、“牧”歌唱响的生动局面。朔州紧紧抓住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和国家粮改饲项目机遇,坚持“立草为业、以草定畜、草畜结合、以牧富民”的原则,以调整种植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草业;以“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标准,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全力打造生态良好、农牧互促、农民富裕的现代化生态畜牧基地,山西省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领头雁、核心区和国家级草牧业发展示范市。
    北纬39°05'-40°17'之间,草食畜牧业黄金产业带,朔州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饲草资源丰富、牧业基础扎实、产业链条完整。
    依托优势,抢抓机遇,朔州举全市之力加快试验试点市建设,力争到2017年,全市草牧业发展要实施完成100万亩粮改草、100万亩天然草场改良。双百万亩草业工程和100个奶牛园区(场)改扩建、100个肉羊育肥园区(场)改扩建双百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工程两个“双百工程”,达到年全株玉米青贮量150万吨、干制燕麦草13万吨、苜蓿草8万吨;奶牛存栏20万头、年出栏肥羔羊40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5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2000元,分别比2014年末增加10.5%、14.2%、37.5%和42.8%,实现草畜平衡的目标,努力形成草牧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产业体系和支撑服务体系,为全国草牧业发展提供样板和经验。
    加快调整种养结构、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金融扶持机制,朔州从当地实际出发,重点在“三个”方面进行试验。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订方案、科学推进,整合项目、集中资金,创新方式、撬动投资,健全机制、强化考核……助推试验试点市建设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紧紧跟上。
    居长城内外之间,处晋陕蒙的交界,朔州改革创新的种子正在处处播撒、生根、萌芽、勃发。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教育,建立家庭农场的认证制度,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进入种养业生产领域……通过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向规模要市场、要实力,向服务要质量、要效益,向产业链要竞争力。
    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复杂情况,改革、创新依然“快马加鞭”,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富有成效、取得突破,农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农牧业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预计到2015年底,全市奶牛存栏可达18.5万头、羊饲养量可达560万只、生猪饲养量可达83万头、鸡饲养量可达420万只,分别比2010年增长16.6%、80%、26.8%、10.5%。
    规模健康养殖成效显著。全市已建成规模养殖园区和规模场650个,其中奶牛园区225个、肉羊园区323个,80%的成母牛、70%的肉羊实现了规模化养殖,40%的奶牛园区达到了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具有现代畜牧业特征的大型现代化畜牧园区(场)建设势头强劲,应县已建起了现代化万亩养殖园区,引进了恒天然3万头奶牛牧场群,预计到年底存栏奶牛可达3万头;怀仁县涌现出家园、金艺等年出栏10万只羊的多个现代化肉羊育肥园区。
    生产基地区域优势明显。奶牛产业主要集中在山阴县、应县、朔城区,以七个万头奶牛乡镇为中心扩展,聚集了古城乳业集团等183个奶牛园区,形成了奶牛产业化经济板块。肉羊产业主要集中在怀仁县、应县、右玉县、平鲁区,聚集了268个肉羊园区和11个屠宰加工企业,形成了肉羊产业化经济板块。
    优质牧草种植力度加大。全市种植多年生紫花苜蓿8万亩,当年生牧草27万亩,其中全株玉米20万亩。全市粮改草面积达到35万亩,占到全市玉米播种面积的15%,比往年翻了一番。平鲁区双碾乡建成一个5万亩的牧草基地,打造成了全省最大的牧草示范基地。右玉县已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草地承包确权。2015年,山阴农牧场、右玉张千户岭、平鲁北坪三个市级牧草种植示范点,全面完成了种草任务。
    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全市畜产品和饲草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40多家,形成了年加工近百万吨鲜奶、500万只肉羊、60万头生猪、40万吨饲草饲料、600万张羊皮的生产能力,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已超过70%。古城集团、天鹏公司被列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8家进入全省“513”工程。古城牌乳制品、凯鹏酱卤肉制品、珂泰怀仁羔羊肉获山西名牌产品。怀仁羔羊肉、右玉羔羊肉均获得原产地地理标识保护。
    畜牧循环经济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共建成生态畜牧环保园区71个,大约2.5万头牛、15万头猪和25万只鸡的粪污得到了有效治理。其中有71个规模养殖园区形成了“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粪污处理(有机肥、沼气)—种植还田(大田作物、大棚、林地、花卉)”循环产业链条。大力推进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山阴天鹏、应县启高一二期、怀仁家园三个有机肥生产项目顺利投产,年可消化畜禽粪污90万吨、生产有机肥15万吨。
    畜牧科技成果得到大力推广。建设规范机械化挤奶站197座,实现了奶牛机械化挤奶的全覆盖。全市有81个奶牛园区推广了TMR日粮,一万多头成母牛的单产达到8吨以上。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有力,实现了连续多年无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目标。
    政策的贯彻、措施的落实、项目的实施、收益的提高、数据的刷新、农民的笑容……折射出朔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强劲态势、显著成果。如今,身在朔州大地的城乡群众,正在乘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东风,伴着唱响的现代“牧”歌,踏着前进的时代“节拍”,迈着矫健的铿锵步伐,奋力朝着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迈进!

本版策划:崔金鑫 石生华 本版组稿:安 玉 胡秀林 袁兆辉

( 责任编辑:李琳 )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