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村 > 正文

下神峪村新景——看大同师专帮扶工作的“三刷子”

文章来源:山西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24 13:45:45

  阳高县古城镇下神峪村是全县出了名的乱村。2016年12月,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帮扶该村后,工作队的同志们一驻进该村,劈头盖脸迎来这样一句话:“要想受罪,就来神峪”。带着疑问,工作队在网上搜索该村,看到的竟是“村情异常复杂,常年上访不断,矛盾突出”等字眼,谩骂和抱怨“满屏”。驻村工作开展后,感受更深,一个“乱”字就是下神峪的村情,难怪村民说工作队员“胆儿倒是挺大”!

  然而,这两年多来,该村由往年的常上访变为零上访,惊创历史纪录;脱贫攻坚验收中,群众满意度达100%,惊诧众人眼;民风由昔日的谩骂和抱怨变为人人思进、户户争先,惊喜百姓心。下神峪村人说,由乱到治源于帮扶单位的“三刷子”。

一项制度解民怨

  下神峪村不算大,仅396户不到1000口人,但矛盾纠纷却不少,村民这样形容:“黄鸡一窝窝,黑鸡一窝窝,搁不在一窝窝。”驻村工作队深刻分析后,一针见血地指出症结:本应村民自治,恰恰村民不知。乱就由此而生,治理“方子”也因此开出:还权于村民。
“全体村民们,请大家于上午10点到文化广场参加全体村民大会。”村民于福才回忆起这一声声的大喇叭通知,至今都感慨,40多年了,全村没有召开过这会。
话越说越明:每10—15户人家推选一名村民代表参与议事,全村推选危房改造工作委员会、精准帮扶工作委员会、低保济困医疗救助工作委员会、打击歪风邪气工作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9个委员会和志愿者服务站。
村民们质疑,驻村工作队这是要演哪一出?疑虑很快消除:村民的事村民议,干啥不干啥村民来做主。识别谁是精准扶贫户,精准帮扶工作委员会把起了头道关,村民代表大会来拍板,最后的结果是人人认可;村民高某邻里之间因为一块闲置空地的使用闹起了意见,搁在往日就靠拳头打来解决,而如今村民代表大会一审议,两家权责分明,双方服气。
一项制度还权于村民自治,处处事事公平、公正、公开,民怨就此不再。
 

一套方法催民进

  在闹事中谋利是下神峪村民一度时期的主流做法。其背后折射的是等、靠、要的思想动态。如何唤醒村民们正能量,激发村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一套方法。
——树立一种导向,引导做正气事。工作队在村里的醒目位置专门做了一块大牌子,把全村所有在校的大学生照片印在上面,引导全村人以此为荣,把精力投入到孩子们的教育上,做正气事。
——用活一个“激”字,不养懒人。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就是形象,全村定期开展卫生大比拼,每次评比名列全村前20名者,均会获得奖励。一个“激”字,引发出大变化,年已八旬的村民刘四女,坚持自己动手不靠人,将自己的家院清理得干干净净。村民李顺感慨,村里的环境今非昔比。
——创造一种条件,不生闲人。人闲生是非。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投资7万元为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起了图书室,配套了文体器材,办起了合唱班、舞蹈队。往日,农闲下来村民没有事干赌博成风,而如今农闲人不闲,唱歌、跳舞、下棋……处处都是健康娱乐活动。
——选好一个典型,引发感恩心。村民武苏,虽有低保、粮食补贴等国家帮扶资金,但没有身份证且银行卡丢失,无法提取,有钱不能花,靠流浪生活。驻村工作队为此事跑断了腿,硬是解决了难题。武苏一事引发了全村人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从昔日的处处添乱变为党分忧:五保户武英奎患病卧床不起,村民杨兴与其非亲非故,却主动无偿担负起了日常照料直至去世。
 

一个基地聚民心

  下神峪村之乱,乱在民风上,根在基层组织上。村民们说,改革开放后,村集体虽有百亩机动地,但利用不力,名存实亡。集体经济没有好的发展,村组织也缺乏号召力,说话没人听。
问题出在哪里,手术刀就动向哪里。动真碰硬,几个回合下来,原集体的耕地全部名至实归。继而建起了下神峪村集体百亩杏树产业基地。
步入该基地,1米多高的杏树苗长势喜人,明年就可挂果。林下套种的西瓜丰收在望,8月上市后,仅此一项预估收入不下20万元。这是下神峪村自己创建的第一个集体经济实体。村里人都知道,这全是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资助建成的。
在下神峪村民们眼里,令人高兴的不仅是收入了多少钱,而是聚起了民心。从种植到管理,累计用工300多个,折合费用近2万元。而这用工全部来自本村,费用尽管一分钱也没拿到,但激情一点不减。只讲奉献,不求回报,老党员许秀梅说,这在往日根本不会有。而如今之所以有此现象,就是民风变了,民心顺了。
谈起这个基地达效后全部收益的支出,下神峪村民心知肚明:一部分用于村民福利,一部分继续用于壮大集体经济,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全村人要集合起来吃一顿大团圆饭。”村民王有师兴奋地说。对下神峪往日这个“乱村”来说,吃一顿“全村宴”,在村民眼里可不是一顿简单的饭,更是民心凝聚的象征:“黄鸡黑鸡搁一窝窝了。”
由乱到治,衍生出的是由散变聚、由贫到富。全村人自发组织起来,每户出资1元,制作了两面锦旗,送到了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蹲点该村的镇干部史佑说,此举在该村史无前例。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