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基层 > 正文

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

文章来源:山西新闻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26 18:38:17

8月17日,星期六,室外温度高达三十六七度,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景雪变一行,来到帮扶村垣曲县古城镇北窑庄村。

“咱这井是救命井,我们不愁水啦!”

“景老师,到我家吃饭走!”

“多亏了你,多亏了工作队!”

“让我和景老师合个影!”

……

见到景雪变从车上下来,正在村委会门口纳凉的乡亲们,一窝蜂涌上来,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

村民真诚而激动的话语,令人感受到了水在这里的特殊性。

水,滋润的不仅是农田,更是心田

“今年雨水少,附近村子的井有的没水了,连浇地都成问题,更别说其他了。”站在自家刚浇过的玉米地前,北窑庄村村民王平均欣喜地说,“而咱们这井水量大,除了浇地,还能洗澡,甭提有多方便了。”

2015年春,市文化艺术学校进驻北窑庄村开启帮扶工作。

北窑庄村是2000年从小浪底库区搬迁出来的移民村,由于特殊的地质因素,该村曾经几凿水井而不成,村民长期面临缺水的困扰。

“那时,洗脸水都不舍得倒,澄一澄,然后洗衣服用,洗完衣服再拖地。”村民赵小可说,“因为缺水,村民长时间无法洗澡,身上就有味儿了,都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去,怕被嫌弃。”

水,是北窑庄村最大的痛,最大的梦。这个梦,在工作队来之后圆了。

2017年5月,时任工作队队长的景雪变几经考察,决定自掏腰包,“啃”下这个“硬骨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个月的鏖战,一眼当地历史上罕遇的水源充沛的大口满眼井打成了,彻底解决了困扰村民十几年的吃水难题。

一时间,干涸的村庄变成了“水乡”。

“一直闲置的水冲厕所用上了,村民再也不用捂着鼻子蹲厕所了。”王平均说,“这口井,实打实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状况。”

不仅如此,因为这口井,村民的生产对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去年冬天,村民张洋生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一个70立方米的水池子,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他刚把十几斤虾苗放进去。“现在还在实验阶段呢,一旦成功了就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他说。

其实,张洋生养虾的想法已有十年之久。十年前,外出打工的他跟着别人学到了养虾的技能。可是苦于村里缺水,他的想法一直只是个想法。

2017年5月,得知工作队要给村里打井,张洋生自始至终义务守在井边,什么活都抢着干。“村民们太需要一口井了。”他说。同年7月,当看着满管喷流的清甜井水,带着喜悦的欢声笑语溢满北窑庄村的时候,张洋生清楚,那水浇灌了农田,也滋润了大伙儿的心田。

水,折射的不仅是担子,更是担当

六月如火,王平均的早茬玉米苗苍翠欲滴、长势喜人,200米外就是市艺校扶贫工作队打的那口井。

站在井旁,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两年前。

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市艺校扶贫工作队奔赴革命老区北窑庄村。面对该村生产生活缺水这一最大难题,工作队毅然挑起了重担。

2017年5月23日,工作队决定打井。

20多天后的6月19日晚,打到地下22米时出水了。“可这是浅层水,此前也打过这种井,用不了几年就没水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保团告诉记者,“当时要是接着往下打,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是资金增加,二是万一打到深底沙层上,漏水,成个黑窟窿,咋办?就要前功尽弃。”

曾是工作队队员、现为工作队队长的董燕生犹豫了,他连夜将此情况汇报给景雪变。景雪变告诉他,“你们保证安全,只管往深里打,钱的事由我负责”。同时,责成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联系化验水样。

同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视察,提出解决深度贫困要有深度举措,并亲自到田间井旁查看。这振奋人心的一幕,极大地鼓舞了工作队和村两委,他们更加坚定信念,继续向深处掘进。

“往深处又打了20多天,一下打到两股泉眼交汇处,水从地下喷涌出来。那一刻,我和在场的村民都激动地哭了。”张保团说起当时的出水情景,眼眶中还是禁不住闪着泪光,“天助我们,这下有脸见乡亲们了。”他当时对在场的村民说,马上就要上水了,都赶快回去把院子里盛水的坛坛罐罐扔了,准备让老婆和孩子们美美洗个澡!

再次来到蓄水池,看着源源不断的井水涌进水池,工作队一行人的眼泪直打转。

知道景雪变来了,村民张旺森专门骑着摩托车过来看一看。可是,还没等他说话,景雪变就着急地抓着他的手要看。

原来,打井时,热心的张旺森一直坚守在一线,即使手被电了,仍旧不下火线。为了不让景雪变分心,他们一直瞒着她。后来,景雪变知道了情况,第一时间便带着慰问品去看望张旺森。

见到86岁的老支书张景泉时,他正在家里帮着老伴晾衣服。说起扶贫工作队,“负责任,有担当,实打实为老百姓着想呢。”他竖起了大拇指。

张景泉的孩子都在外地打工,之前没井需要拉水的时候,他们只能央求别人帮忙。孩子们在外打工也不放心,总打电话问老两口有没有水吃。现在好了,家里有了自来水,还是免费的,孩子们也安心了,“一年光水钱就节约了1000多元”。

“从工作队队员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付出和担当,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年,王平均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水,蕴含的不仅是真心,更是初心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没有井水的时候,1亩玉米一季只能产三五百斤;有了水井,1亩能打一千斤,产量翻了一番。”王平均说,“特别是今年干旱,要是没有这井,基本就颗粒无收了。”

其实,翻了一番的不止产量,还有扶贫工作队和北窑庄村两委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井,让村民看到了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真心实意,为工作队和村两委赢得了民心。“之前,村里办什么事,两委说了不顶事。”张保团说,“现在,村里干个什么事,村干部登高一呼,村民云集响应。”

走进位于村委大院的木材加工厂,原料齐备,设备崭新,已经做好的家具正等着发给客户。这个厂是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于去年争取筹建的,村民积极参与。

当初建厂时,也有村民提出异议。然而,经过多方论证、民主测评,多数人选择了赞同。

事实胜于雄辩。木材厂的效益已经显现——除了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创造8000元利润,更重要的是安排了8名生活困难的村民就业,他们每人每月能领到1000多元工钱,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贫困户唐保保此前只有1亩干果林,经营得不错。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他又承包了12亩土地,扩大了干果林规模。今年,唐保保的干果林效益很好,被列为古城镇的试验点。目前,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北窑庄村已种植干果林300余亩。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打井铺水管;完善党建活动室、图书馆、文娱设施;美化巷道及村民房前屋后;建设高标准公共厕所;帮建木材加工厂、督促发展干果林……一件件实事落了地,彰显了工作队真心为民的情怀,更是党的初心在农村基层的又一生动实践。

在普通人的眼里,水或许就是普通的水。可是在北窑庄村,水,则需要重新认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千千万万扶贫工作队扎根一线、紧贴群众,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才夯实了我们党在广大农村的执政根基。

 

责任编辑:闫锁桃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