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对象是"圆心",亲属、朋友、邻里围绕其由内而外构成"一圆""二圆""三圆"乃至"多圆"。社区干部解决矛盾时,根据情况协调不同的"圆"介入。桥东街道迎宾社区调解矛盾纠纷时探索出一套"同心圆"工作法,通过发挥"同心圆"人际关系的作用,一年多来已经取得良好效果。
融洽父子感情
“我现在和孩子没办法沟通,一说话就吵!”不久前,居民贾师傅无奈之下来社区求助。
原来,贾师傅独自带着儿子生活,他以给人修自行车为生,每日忙于摆摊,顾不上照顾儿子,已经上初中的儿子经常一人在家,独自做饭。
儿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少与人交流,又沉迷网络游戏,与父亲的矛盾日益加深。
通过走访经常照顾贾师傅儿子的隔壁热心阿姨,社区干部分析,贾师傅的儿子主要是因为长期缺少关爱,才习惯于从网络中寻找安慰,关键问题是要促进父子交流,才能把孩子从网络中拉出来。
随后,社区干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给贾师傅父子做心理疏导。渐渐地,贾师傅意识到管教孩子的方式应该有所改变,孩子进入青春期,更应该给予尊重和关心。为此,贾师傅调整了工作时间,在家的时间增多了。随后,社区又安排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几次上门给他的儿子送饭,借此机会帮助他打开心扉,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
经过大家的努力,如今,贾师傅的儿子开始渐渐学会关心父亲,与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
解决养鸡难题
去年下半年,一位居民来迎宾社区求助称,院子里一位老人养了鸡,平时就在院子里散养,不仅扰民,鸡粪还污染环境。当天挑起矛盾的,则是老人养的鸡吓着了邻居家两三岁的孩子。
社区干部赶到该院调查,看到五六只鸡正在院子里踱步,地上时不时可看到有鸡粪。养鸡的阿姨今年60多岁,她说,原本她并不养鸡,是孩子买来鸡当宠物的,渐渐地,鸡长大了,她就在自家门前搭了鸡窝,时不时把鸡放出来“放风”。
社区干部劝说阿姨拆掉鸡窝,并把鸡处理掉,但阿姨对鸡似乎有了感情,舍不得处理。社区干部就发动阿姨的儿女,说服他们来劝说。最终,老人终于作出让步,社区干部帮助拆了鸡窝,老人将鸡妥善处理。
“同心圆”工作法
迎宾社区闫主任介绍,调解工作中,如果仅围绕当事人“就事论事”,不仅难度大,而且效果难以保证。为此,大家就摸索出了画“同心圆”的方法。
如果说每一个当事人是圆心,那么其直系亲属就构成“一圆”,其他亲属则是“二圆”,邻居、同事和同学就是“三圆”。这些“圆”与“圆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请他们介入调解,可以发挥亲密(亲近)关系的作用,促进沟通,在潜移默化中化解矛盾,顺利完成调解。
这一方法实践一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居民们说,“同心圆”的做法把工作做到了大家心里。 本报记者侯慧琴
新闻热点
曝光台
|
|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