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运城市盐湖区的南山上,千亩野生皂荚变身头上长角、浑身是刺的皂荚树,为荒山披上绿衣,给当地农民带来效益。皂荚,已经成为改善石灰岩山区生态的一种新型经济生态复合型树种,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试点引路 野生皂荚灌木改乔木
在运城市盐湖区西姚村的南山上,如今有千亩荒山遍布郁郁葱葱的皂荚树,让人根本看不出来这里曾经风沙肆虐、缺林少绿。西姚村北依盐池,南临中条山,多年来,村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绿化南部荒山,但受石灰岩山区条件限制,造林成活困难,成林成材更为不易,一直呈现灌多乔少、生态脆弱的面貌。
2005年,从运城市电业局退休返村的闫义定,看到与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村容相比,眼前的南山荒山依旧、狂风不减。凭着对家乡的热爱,他下定决心要改造南部荒山。
2006年初春,经过对南山地毯式踏查,他发现野生皂荚占到自然植被的60%以上,酸枣占到30%、其他灌草占到10%。满山遍野的灌木虽然盖度达到80%以上,但是生态效益远不及乔木林。正当闫义定一筹莫展之际,村里老屋前的几棵高大的老皂荚树进入了他的视线,“如果山上的野生皂荚都能长成这样的大皂荚那该多好!”一个突破性的思路便应运而生——“嫁接灌木改乔木”的想法逐步酝酿成熟。
从2007年开始,在省林科院城市森林所所长郝向春主持的乡土树种振兴科研团队的精心指导下,闫义定筹建了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转包西姚村南部荒山3000亩,全面对皂荚灌木嫁接与良种选育进行攻关。
经过7年的不懈探索,攻关团队一举突破野生灌木皂荚嫁接优质乔木皂荚的技术难题,选育出果刺两用的皂荚新品种——帅丁(已通过省级林木良种审定),形成了野生皂荚的采穗、嫁接、管理等一系列繁育技术,皂荚产业迈出了走向市场的第一步。野皂荚嫁接改良综合技术成熟后,闫义定开始在自己承包的荒山上进行试点,先后投资300万元,改造野生皂荚1000多亩。
“老闫对野生皂荚灌木林改造,走出了一条灌木改乔木、荒山变园林的新路子,为攻克石灰岩山区荒山造林提供了全新的绿化模式和治理样板,为皂荚适生区提供了一种前景可观的新型经济林产业发展模式。”郝向春为记者介绍。
科技支撑 保障皂荚阔叶树造林
皂荚又名皂荚树、皂角等,豆科落叶乔木或小乔木。皂荚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荚的荚果、种子、枝刺等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皂荚树为生态经济型树种,耐干旱、耐盐碱、抗污染,寿命达六七百年,可用做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能有效防止牧畜破坏,既是林牧结合的优选树种,也是良好的园林绿化树种。而野生皂荚属于低质低效灌木林分,在我省的太行、太岳、中条和吕梁山南部石灰岩地区分布广泛,初步估算全省野皂荚面积在500万亩以上。
2007年,省林业厅启动了乡土树种振兴计划,省林科院专门成立了课题组,重点对皂荚、臭椿、梓树、榆树、五角枫等20多个乡土阔叶树种进行科研攻关。从2008年开始,课题组针对皂荚良种选育、嫁接育苗及野皂荚低效灌木林嫁接改良中急需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帅丁”是第一个选育的皂荚良种,为果刺两用型,同步研究攻关的还有丰果型和丰刺型。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省林科院分别在运城盐湖区和临汾市襄汾县引用帅丁繁育成果进行了实验性推广,共嫁接改良野皂荚4250亩,嫁接成活率均在90%以上,改良后的野皂荚林生态效果和经济效益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
“野生皂荚改良技术改造成本较低、技术容易掌握、综合效益显著,在全省石灰岩山区野生皂荚分布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价值。在野生皂荚分布集中的区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采取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国家和省级各类造林绿化工程,先行开展野生皂荚灌改乔示范项目。”郝向春介绍,“我们将加大皂荚荒山造林的技术攻关,探索不同类型的造林模式,为全面推行阔叶树造林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石灰岩、干石山等造林难以成活的地区,应将皂荚等阔叶树造林作为尽快实现绿色覆盖的有效手段和富民增收的新型产业,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的覆盖面。”
市场推进 发展经济林产业
2014年,闫义定首批嫁接的皂荚由于果刺产量高、品质好、性状稳定,市场需求旺盛,优质皂荚刺每公斤售价达到150元左右,最终为闫义定带来7万元的收益。如今,闫义定已将发展规划定位到深加工上,占地30亩的皂荚深加工车间正在规划筹建,计划用3-5年时间将帅丁皂荚全面向周边县区以及适生区推广,在加快治理绿化荒山步伐的同时,引导和带动皂荚经济林产业深度发展。
“皂荚作为一种优质的经济生态型树种,应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采取改造与新育相统筹,生态与民生相促进的运作模式,全面提升该树种在营造林工作的推广应用力度。”郝向春算了一笔账,以省林科院选育的帅丁为例,在集约化栽培管理条件下,野皂荚嫁接帅丁皂荚第3年开始挂果,第5年进入盛果期,每亩产荚果169公斤,按目前荚果每公斤9元多计,荚果每亩可收入1650元;每亩产皂刺35公斤,皂刺按每公斤约110元计,皂刺每亩可收入3850元。依此测算,帅丁皂荚嫁接第5年每亩可收益约5500元。全省现有野皂荚约500万亩,如有300万亩符合改造条件,每亩刺、果综合年收入按照5500元计算,每年可创造直接经济收入165亿元左右,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一项专利可以振兴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可以盘活一方经济。只有将产业发展和市场引领结合起来,走市场推进、科技支撑、创新激活、利益驱动的路子,产业发展才更具发展动力、更有发展基础。而对于皂荚产业来说,应将基地建设和后续加工同步考虑,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林产品优势品牌。
本报记者 范珍 本报通讯员 景慎好
新闻热点
曝光台
|
|
投稿邮箱:sxxnwbjb@163.com | 晋ICP备案号:14001399号-1 | 对外合作: 18034955333 | 新闻热线: 0351-2335039 | 监督举报:13546470349
|